浅析中医诊断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方法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11-23
多发性抽动症,又名抽动&mdash 秽语综合征,好发于儿童时期,男孩多于女孩,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的运动肌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多发性抽动症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肝风”、“抽搐”、“瘛疭”、“筋惕肉瞤”等范畴。业师辨治本病,强调以下三法。
一、豁痰熄风,镇惊安神
造成多发性抽动症的原因,固然很多,诸如遗传、围产期窒息、高热惊厥以及发育迟缓、智能低下等,但从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上说,业师认为痰热动风为其致病的中心环节。患儿素日心脾不健,易受七情所伤,积忧久郁,更损心脾,气机不畅,津液不布,凝集为痰,痰郁化热,其邪上扰,涉肝动风,则肌肉瞤动(即小抽动),犯及神明,心失守舍,而动作则不能自主,或口出秽语。因此,业师认为治疗本病,豁痰熄风,镇惊安神,应视为正治之本。
临床习以《医学心悟》生铁落饮化裁,每多奏效。通常用方为:节菖蒲10克,胆星9克,半夏10克,铁落花25克(先煎),云苓9克,天麻9克,川贝母5克,丹参9克,麦冬9克,陈皮6克。兼风热表邪时,加薄荷、菊花、勾藤;痰火壅盛者,加瓜蒌、青礞石;肝胆火盛,躁动不已者,加胆草、栀子、生石决;心火上亢,烦扰不宁者,加黄连、黄芩。
二、养心安神,益胃缓中
呈如以上所述,抽动症初起之时,多为痰火动风,但延久津耗,必然导致心、肝、脾三脏俱伤,遂致精微不能濡养五脏,阴阳失其平衡,浮火妄动,上扰心神,故多见烦扰不宁,多动乱动。此类病儿,除有不自主的抽动外,多表现面恍少华,消瘦纳呆,多汗乏力,四肢疲惫,睡中多惊醒,舌淡红少苔等一派心阴不足之象。若见此症,惯以豁痰熄风,镇惊安神,每多罔效。业师习以《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加味,以养心安神,益胃缓中而取效。
通常用方为:夜交藤10克,浮小麦30克,丹参9克,太子参10克,生龙骨25克,生牡蛎25克(先煎),菖蒲10克,大红枣3枚,远志9克,半夏10克,磁石25克(先煎),甘草6克。若手心灼热,加胡黄连、青蒿;脘腹痞胀者,加厚朴、陈皮;痰鸣、便秘者,加瓜蒌、风化硝。
三、滋阴清热,补心安神
痰火动风,乃为抽动症致病之本。但火有虚火实火之分,病久致虚,肾气不足,每多虚火上炎。此类病儿,常伴有面赤火升,唇红苔燥,口舌生疮,心烦惊悸,失眠多梦,脉多细数。其抽动的频率多为徐缓断续而作,临床治疗切忌苦寒直折,防其苦燥更伤其阴,更不宜风治风,妄投镇肝之剂。
在临床中遇及此类病儿,业师习用《摄生秘剂》之“补心丸”化裁,以滋阴清热,补心安神而取效。通常用方为:节菖蒲9克,沙参9克,元参9克,生地25克,丹参9克,青果9克,麦冬9克,当归9克,柏子仁9克,甘草6克。若口腔糜烂,口舌生疮,加川柏、知母;伴有上感发热者,加薄荷(后下)、连翘等。
- 上一篇:上一篇:小孩精神障碍症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 下一篇:下一篇:精神障碍表现和常见类型
医生团队
MORE-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