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完美主义?是病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08-11
强迫及相关障碍甚至可导致自杀行为
汪云忠指出,目前医学界已经不再将强迫症列入焦虑谱系范畴,而是单列为独立诊断类别的强迫及相关障碍。
现代人离不开手机,反复检查手机不少见,不过,正常情况下这种动力定型是节省精力和提率的行为方式,不引以苦为其典型特征。
而强迫症,则“费时性”突出,每天为此付出的时间需要1小时甚至更多,如一小时出不了门;半小时下不了床;二三十遍检查设定的重复动作;洗手洗得红肿掉皮不敢出去社交;控制不住地抠抓皮肤,弄到出血,换另一处再抓,出血处结了痂,又抠,不停不休;专注于他人看起来微小或观察不到的自身外貌的瑕疵或缺陷,甚至要求修复矫正。这些动作行为明显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效率,带来社交功能的损害,到了连自己也无法容忍耐受的程度,以至苦于欲罢不能。
让强迫症患者更痛苦的是“反强迫”。他们出于“别人看我很正常”的想法,会尽量在社交场合避免或稍控制强迫行为,一但独处,其重复思维、行为则不能抑制,更加爆发。
更值得警惕的是,与抑郁症类似,强迫症患者因痛苦、绝望也会出现自杀行为。比如一名女生在国外留学,因常年受强迫症困扰自杀,留下遗书说“不要救我,我太痛苦了”。汪云忠指出,“当强迫症患者因难以控制的思维、行为而不能坚持工作、生活,会有强烈的病耻感和无能感,时间久了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事实上,“强迫症与抑郁症的共病率高达60%~70%。强迫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往往是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的共同结果。”
治疗难度高于抑郁症、焦虑症
医学界注意到,强迫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汪云忠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强迫症发病率为0.8%-3.0%,我国稍低,但从临床上估计现在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个人感觉可能高达5%左右”。但临床比较早就诊强迫症门诊的患者并不多,强迫症的高发年龄是16~34岁,但研究报道强迫症患者发病平均7-10年后,才比较早看精神科看诊。这主要源于大众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还太少,以及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此,加强强迫症的科普教育和宣传,消除患者的病耻感,鼓励患者积极寻求治疗是步。
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医生指出,强迫症发病前多伴有强迫性人格,患者个性基础往往是“高标准严要求”,性格更为细致严谨,与家庭要求严格也相关,不排除遗传因素;此外,发病前重大生活应激事件,或者大脑超负荷压力的运行,导致大脑功能失衡,也可能是脑结构的改变,甚至内分泌影响等,都可能是发病的因素。综合来讲,强迫症的发病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较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治疗难度大。抑郁症的治疗可达70%-80%,但强迫症的只有25%-45%。现代医学表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物理治疗作为增效治疗效果,即仪器进行深部脑神经刺激治疗;此外,辅助心理干预也是减少复发的关键环节。
- 上一篇:上一篇:医生揭晓强迫症的致病原因
- 下一篇:下一篇:是人都会有强迫倾向的
医生团队
MORE-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详细]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