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当前位置:成都成华脑康心理医院 > 恐惧症 >

你有人偶恐惧症吗?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2017-08-19

在恐怖电影里,人偶可能是被运用较多的恐怖元素之一。

《招魂》

《安娜贝尔》

《死寂》

《鬼娃回魂》

《灵偶契约》

这些电影都有相似的固定套路:看似无害、纯真善良的玩偶往往是恐慌的始作俑者。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电影源源不断地提供恐怖人偶素材,加剧了我们的“人偶恐惧症”。

人偶恐惧症(Pediophobia),指的是对玩偶非理性的恐惧。那些拟人化的眼睛、肢体,都是恐惧的对象。这种恐惧是对“活物的虚假呈现”的惧怕,通常包括了对机器人和人体模型的恐惧。

研究者发现,直到19世纪,对人偶的恐惧才产生。是的,人偶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吓人”的。

人偶作为人类的玩具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2004年,地中海的潘泰莱里亚岛发掘出了距今约4000年的石头人偶。特定的人偶往往蕴含着社会历史的价值观,反映出不同的教育观念。在19世纪,家长们不认为孩子是能够自己独立成长的个体,而应该精心呵护、保持纯真。于是,那时世面上的人偶大都有着天使般无邪的面孔。

人偶还有“教学”的功能,尤其在性别规范和社会行为方面。18至19世纪,小女孩在给娃娃穿衣中学会了缝纫和编织,在和小伙伴用娃娃一起“过家家”中学会社会交往的基本礼仪。到了20世纪,越来越多的独立女性走出家庭,进入原本是男人主导的工作场所,而此时婴儿人偶风靡于市场,正是为了让这些年轻女孩们重回家庭生活。20世纪后半叶,芭比娃娃套装又圆了女孩们的“公主梦”。

也正是在19世纪以后,人偶开始发展出令人恐惧的特征。玩具制造业技术使得人偶有了仿真的眼珠和眨眼的动作它们越来越像一个“真人”,甚至越来越像拥有灵魂的“生物”。

于是,这些越来越逼真的“生物”日益扰乱了人类大脑的信息处理机制,而我们的恐惧感来自于这些“生物”的“不确定性”。

人类大脑的应对机制能够对各种复杂情况做出不同反应:遇上可怕的东西,你会尖叫跑开,本能防御。大脑一直在运转,试图解读眼睛所看到的每一张脸,读出表情里蕴含的情绪或是判断出周围可能潜在的威胁。

面对一堆塑料制品,我们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如果这些塑料做成了能够向大脑发送社交信号的人偶呢?这些信号可能会激起我们的保护欲,但人偶毕竟不是人类,我们的大脑判断不出它们是否危险。

我们看到人偶会产生不适感,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面对一张和人类一样的脸,却无法解读出任何东西,而它又不会对人产生任何物理伤害,这不是和人类的解读和防御的本能相悖吗?从这个角度上说,人偶恐惧症似乎又和小丑恐惧症类似,它们产生的原因都像是:一遇到它们,人类这台精密运转的“仪器”就会产生“无法解读数据”的故障。

谈到“人偶恐惧症”,还有一个避不开的名词叫做“恐怖谷效应”。

恐怖谷(Uncanny Valley)较早由研究仿真机器人的森政弘(Masahiro Mori)于1970年提出。根据森昌弘的理论,随着类人物体的拟人程度增加,人类对它的好感度亦随之改变。恐怖谷就是随着机器人到达“接近人类”程度时候,人类好感度突然下降的范围(谷)。

根据恐怖谷理论,如果一个人偶“不够拟人”,那它像人类的那部分特征更加突出,反而让我们产生移情作用,觉得它亲近、可爱;而如果这个人偶“非常拟人”,那它不像人类的那部分特征就会极其显眼,我们反而会对它产生古怪、诡异的感觉。

想象一下,和一个拥有完美假发、近乎逼真的婴儿人偶相比,一个缝着纽扣眼睛的简单布娃娃是不是没那么吓人了?越逼真的人偶,我们对它的恐惧感就会越强。

你是“人偶恐惧症”患者吗?

医院简介

MORE
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成都成华脑康医院是四川成都一家精神疾病诊疗医院,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拥有专业的诊疗团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特需化服务,诚信经营、打造专业品牌...[详细]

医生团队

MORE